“互联网+”推动产业融合 创业年代做最好的自己
2015-07-29 贵阳网
创业评说:目前到底什么领域、什么行业发展得最好?创业者应该怎样抓住当下的“创时代”,让梦想开花结果?……下面就来看看这些正活跃于创业路上的精英海归创业者们怎么说。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会化企业、电子商务和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兴起,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开始有了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有了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这把双刃剑,相信现代服务业创业定会有推飞猛进的发展。”“新三板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壮举。拥抱伟大的创业年代,做最好的自己。”
……
近日,海归创新创业论坛在贵阳举行。当前正活跃于创业路上的精英海归创业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与新三板、创新资源与创业作为的融合、海归创新创业30年、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等主题,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激励海归青年投入到创新创业大潮中来。
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副院长汪潮涌:
“新三板”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
“新三板”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次壮举,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经济特区。中国股市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募资需要。“新三板”的推出是高瞻远瞩的,为海量的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募资渠道。
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重要的平台,无论是企业发股还是企业债的体量,目前在中国都太小。“新三板”的推出本身就是一种机制上的转变,它有别于过去传统的资本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审批的程序,审批的条件,挂牌的流程,特别过去那些流程不符合创新企业发展的节奏。新三板的推出,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创业的企业比较简单、明了、高节奏。因为对这些创新企业来讲,资金是他们的生命线,在过去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漫长不确定性审批的等待过程中,他们不敢去做市场的投入,产品研发的投入,推广的布局。“新三板”的推出,解决了他们对资金的募集方面的预期。尤其是创投和PE,在“新三板”有明确的退出预期的情况下,敢于加大投资的力度。所以现在很多创新创业的企业摆出上“新三板”架势的时候就能做定增,就能拿到一部分资金,在挂牌和做市的时候又可以拿到新的资金,这样的话对创新的企业支持的力度是非常强大的。
目前,“新三板”最大的风险是政策的连贯性以及改革的持续性,如果是“新三板”目前所享受的制度的红利,目前监管部门给它的这些政策能够持续下去,那“新三板”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因为中国最不缺的是创业精神、创业者,只要是制度的设计允许他们成长,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持,他们就会长期来讲,能够形成参天大树。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兼CEO、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副院长袁岳:
服务,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
很多人说十年之后中国人有什么新的增长点?跟大家说,新的增长点就是服务业,如果你不是干新的服务业创业,就把你原来的生意“服务化”。
服务业的革命不只是商业服务业的革命。无论城市的产业提升或者是消费的提升,都高度依赖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不是制造业搞技术改造、搞新产品研发,如果不以服务业面对消费者为基础的话,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将会有极大的浪费,依然不能有很好的市场。
服务是链接。比如服务员,你知道服务员是干嘛的?我们到餐厅里吃饭,服务员是把菜从后面厨房端到你这儿,这是服务,他没有增加菜,把菜移到你这儿就是服务。物流就是把东西从我们这儿运到江西,是链接,能够想到所有的服务都是实现链接的。所以,服务最基本的特点不是东西本身,而是东西的链接、人和人的链接、人和东西的链接、东西和东西的链接,这叫服务。改进链接的形式、提升链接的效率,包括丰富链接的内容,这构成了服务的本身。
当今时代最核心的特点是服务业,几乎所有的现代产业都必须服务化,才可以真正影响运作的高效率。当人们的购买力、审视能力以及服务供应者的服务能力超过某个水平时,服务革命时代便随之到来。服务革命的降临有八个征兆:1、服务革命的经济临界点到达;2、核心有效需求新群体成型;3、服务理念前卫时代开始;4、高知识含量创业群体诞生;5、想象力和见识力的超越时代来临;6、创新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齐进;7、单功能化与服务依赖度形成普遍形象;8、服务革命的领导力量出现。
当前,中国已进入到大规模服务业创业的重要时代。中国在2011年有92万个注册企业,其中70%是服务业;而每年中国有近80万个企业在当年倒闭,其中70%也是服务业。这说明服务业周期最快、动态程度高,是一个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
有了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这把双刃剑,相信现代服务业创业定会有推飞猛进的发展。
大河创投创始合伙人、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投资顾问导师刘志硕:
“熊抱”创业年代 做最好的自己
“熊抱”,表达的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想表达的是,即将到来的伟大创业年代不仅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更改造着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创新创业带来的变化,在这样的年代中,我们必须做最好的自己。
人类社会发展走到今天,总的来说,发展的方向都是在不断制造工具,提高人类向外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在当代的核心价值是所有人类第一个文明方向所有技术的总和,移动互联网逆向整合了每个人的需要,并以此需要再次整合社会生产资源,以满足个人需要,这种逆向链条能力是改造所有传统行业的核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方向。
而人类文明的第二道曙光,是以生物科学为核心的发展。基因科学的发展将能改善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延长人类寿命。
可以预见,未来30年将是两大文明浪潮合奏的30年。一方面,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将进行逆向的全面性的重组;另一方面,生物科学使得内在生命长度和质量大大增强。因此,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比从前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未来的市场和机遇也将更大。
创业者们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在产业变革中占据优势?
分析三大产业间的关系,我认为,未来第一、二产业将由第三产业带动其进行逆向整合,推动它们的发展,而一、二产业释放后,机器将逐渐在这个领域内取代人的劳动力,由此将为第三产业带来更多的消费和需要,全社会的资源也将得到优化。
目前,“互联网+”在第一产业刚刚起步,智慧农业、指挥农村、智慧农民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在第二产业中,“互联网+”正逐渐发力。未来,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柔韧制造,将使得未来的机器更加经久耐用,通过提升软件将使得硬件使用效率提高;第三产业中,“互联网+”则处于全面开发结果阶段,想要获得发展就要突破更多的堡垒,从腐朽的行业中孕育出伟大的公司。
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我们国家是一个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
但是“走向”与“成为”之间的差距需要靠什么来跨越?我认为需要靠创新。对于创业者们而言,从前那个想法一浮出水面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每个人都要准备竞争,也许自己的创业想法一出便要与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竞争。所以,如果选择创业,就一定要做真正的、更好的自己。
北京飞马旅发起人、信息社会五十人论坛成员、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昕:
“互联网+”正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会化企业、电子商务和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兴起,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开始有了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当前,上一代经济已经终结,下一代经济正在兴起,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信息技术驱动等特征。在这个时候,不仅仅需要技术、创造力,更加需要新的规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怎么做生意。”
产业、工业、经济都是有基因的。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不同技术,经济、产业、上层建筑就会发生不同变革。现在,我们乘着“互联网+”的风口上迎风飞翔,也就是正值基因突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提高到的经济发展大局上来看待。
近年来,互联网正积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引导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纵深演进。产业互联网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化、机器互联等应用手段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科学预测判断产生价值。这几年,阿里集团向金融领域进军、银行自建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激烈竞争白热化。几乎在同一时期,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由互联网改造行业的大战。
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大众的经济时代。当你创业的时候,你是在分享一种思维模式、商业模式等,进入的是一种分享经济。买手机也是如此,你是在为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微薄力量。就投资资本等生产要素而言,也开始出现众筹等形态。企业形态也会发生变化,目前传统的企业形态将不复存在,客户管理方式、物流方式都会随之改变。
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协作、共享经济的。而共享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数据,是各个产业服务精细化化的表现。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服务化。企业以后提的都不是产品,都是服务。未来,产业的边界将慢慢消失,企业的边界也会逐渐消失。未来的企业将不会再有明显的员工和客户观念,譬如小米公司推出的大多数产品,客户、粉丝给予的创意、技术就占比不小。
在这样一个时代,多领域竞争成趋势,传统意义上通过集聚效应形成的高毛利在服务行业很难实现。只有通过差异化竞争,在避免同质化的同时,进行品牌建设并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产品培育中寻求到生存机会。
北京达闼公司董事长、中国移动研究院原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晓庆:
用DARPA机制推动“互联网+”创新
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是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是一个由艾森豪威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隶属于五角大楼的国家级研发机构。美国人决心要在科技领域取得前瞻性的突破,成为创造游戏规则和改变游戏规则的科技领先者,DARPA的使命在于创造美国的科技研发的战略领先地位,来遏制任何他国在科技研发上出其不意的超越。
DARPA是一个既神秘又很全民的组织,所有从事科技研究的人都知道。DARPA机制是把科学技术研究变成目标型的两用的军民共享的战略价值的研究机制,如今风靡世界的因特网就诞生于DARPA,出于监测全球的地下核试验的需要;GPS的前身也是DARPA一组由5颗卫星组成的海军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过去60年来美国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发明。
今天中国的科研机制,更需要有DARPA的研究机制。
当前很多人都在预测2020年全球的无线连接将达到多少,移动互联网连接将达到260亿,还是500亿,还是1000亿?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远超出人类人口总数量的新的无线连接产生。
到底是什么需要连接互联网?进行无线连接的可能是人类,也可能是机器,几乎人类可以想到的具有一定控制性能的机器都可能接到互联网。为了这一目标,国际电联最近成功完成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需求定义,下一代移动通讯技术需要完成的产业目标得到了全球认同。
同样,中国5G研究也得到了全球的认同,5G需要解决的正是机器怎么接入互联网,如何实现更快、更多、更可靠、更低时延,未来实现与“云”的连接。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赋予机器和物以主动学习和思考、自组织和决策的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回忆历史,80年代贝尔提出以蜂窝的概念也许可以造出移动电话,今天移动电话的覆盖率为100%,未来相信我们也将再次创造奇迹。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会化企业、电子商务和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兴起,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开始有了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有了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这把双刃剑,相信现代服务业创业定会有推飞猛进的发展。”“新三板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壮举。拥抱伟大的创业年代,做最好的自己。”
……
近日,海归创新创业论坛在贵阳举行。当前正活跃于创业路上的精英海归创业者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与新三板、创新资源与创业作为的融合、海归创新创业30年、互联网化商业模式等主题,讲述创业故事、分享创业经验,激励海归青年投入到创新创业大潮中来。
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副院长汪潮涌:
“新三板”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
“新三板”的推出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一次壮举,可以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经济特区。中国股市不能完全满足中国创新型企业的发展需要、募资需要。“新三板”的推出是高瞻远瞩的,为海量的中小企业、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募资渠道。
资本市场作为直接融资重要的平台,无论是企业发股还是企业债的体量,目前在中国都太小。“新三板”的推出本身就是一种机制上的转变,它有别于过去传统的资本市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些审批的程序,审批的条件,挂牌的流程,特别过去那些流程不符合创新企业发展的节奏。新三板的推出,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创业的企业比较简单、明了、高节奏。因为对这些创新企业来讲,资金是他们的生命线,在过去的创业板和中小板漫长不确定性审批的等待过程中,他们不敢去做市场的投入,产品研发的投入,推广的布局。“新三板”的推出,解决了他们对资金的募集方面的预期。尤其是创投和PE,在“新三板”有明确的退出预期的情况下,敢于加大投资的力度。所以现在很多创新创业的企业摆出上“新三板”架势的时候就能做定增,就能拿到一部分资金,在挂牌和做市的时候又可以拿到新的资金,这样的话对创新的企业支持的力度是非常强大的。
目前,“新三板”最大的风险是政策的连贯性以及改革的持续性,如果是“新三板”目前所享受的制度的红利,目前监管部门给它的这些政策能够持续下去,那“新三板”未来的前景不可限量,因为中国最不缺的是创业精神、创业者,只要是制度的设计允许他们成长,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持,他们就会长期来讲,能够形成参天大树。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飞马旅创始人兼CEO、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副院长袁岳:
服务,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
很多人说十年之后中国人有什么新的增长点?跟大家说,新的增长点就是服务业,如果你不是干新的服务业创业,就把你原来的生意“服务化”。
服务业的革命不只是商业服务业的革命。无论城市的产业提升或者是消费的提升,都高度依赖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将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不是制造业搞技术改造、搞新产品研发,如果不以服务业面对消费者为基础的话,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的研发将会有极大的浪费,依然不能有很好的市场。
服务是链接。比如服务员,你知道服务员是干嘛的?我们到餐厅里吃饭,服务员是把菜从后面厨房端到你这儿,这是服务,他没有增加菜,把菜移到你这儿就是服务。物流就是把东西从我们这儿运到江西,是链接,能够想到所有的服务都是实现链接的。所以,服务最基本的特点不是东西本身,而是东西的链接、人和人的链接、人和东西的链接、东西和东西的链接,这叫服务。改进链接的形式、提升链接的效率,包括丰富链接的内容,这构成了服务的本身。
当今时代最核心的特点是服务业,几乎所有的现代产业都必须服务化,才可以真正影响运作的高效率。当人们的购买力、审视能力以及服务供应者的服务能力超过某个水平时,服务革命时代便随之到来。服务革命的降临有八个征兆:1、服务革命的经济临界点到达;2、核心有效需求新群体成型;3、服务理念前卫时代开始;4、高知识含量创业群体诞生;5、想象力和见识力的超越时代来临;6、创新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齐进;7、单功能化与服务依赖度形成普遍形象;8、服务革命的领导力量出现。
当前,中国已进入到大规模服务业创业的重要时代。中国在2011年有92万个注册企业,其中70%是服务业;而每年中国有近80万个企业在当年倒闭,其中70%也是服务业。这说明服务业周期最快、动态程度高,是一个经济中最活跃的力量。
有了民间力量和政府扶持这把双刃剑,相信现代服务业创业定会有推飞猛进的发展。
大河创投创始合伙人、欧美同学会“海归创业学院”投资顾问导师刘志硕:
“熊抱”创业年代 做最好的自己
“熊抱”,表达的是从头到脚从内到外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选择这个题目,主要想表达的是,即将到来的伟大创业年代不仅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每一个方面,更改造着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创新创业带来的变化,在这样的年代中,我们必须做最好的自己。
人类社会发展走到今天,总的来说,发展的方向都是在不断制造工具,提高人类向外改造世界的能力。互联网在当代的核心价值是所有人类第一个文明方向所有技术的总和,移动互联网逆向整合了每个人的需要,并以此需要再次整合社会生产资源,以满足个人需要,这种逆向链条能力是改造所有传统行业的核心,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方向。
而人类文明的第二道曙光,是以生物科学为核心的发展。基因科学的发展将能改善人类的身体健康状况,延长人类寿命。
可以预见,未来30年将是两大文明浪潮合奏的30年。一方面,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将进行逆向的全面性的重组;另一方面,生物科学使得内在生命长度和质量大大增强。因此,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将比从前高出不止一个数量级,未来的市场和机遇也将更大。
创业者们该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在产业变革中占据优势?
分析三大产业间的关系,我认为,未来第一、二产业将由第三产业带动其进行逆向整合,推动它们的发展,而一、二产业释放后,机器将逐渐在这个领域内取代人的劳动力,由此将为第三产业带来更多的消费和需要,全社会的资源也将得到优化。
目前,“互联网+”在第一产业刚刚起步,智慧农业、指挥农村、智慧农民的想象空间是巨大的;在第二产业中,“互联网+”正逐渐发力。未来,基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制造、协同制造、柔韧制造,将使得未来的机器更加经久耐用,通过提升软件将使得硬件使用效率提高;第三产业中,“互联网+”则处于全面开发结果阶段,想要获得发展就要突破更多的堡垒,从腐朽的行业中孕育出伟大的公司。
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我们国家是一个正在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
但是“走向”与“成为”之间的差距需要靠什么来跨越?我认为需要靠创新。对于创业者们而言,从前那个想法一浮出水面就能成功的年代已经过去,现在每个人都要准备竞争,也许自己的创业想法一出便要与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竞争。所以,如果选择创业,就一定要做真正的、更好的自己。
北京飞马旅发起人、信息社会五十人论坛成员、中关村大数据产业联盟副理事长郭昕:
“互联网+”正推动产业跨界融合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社会化企业、电子商务和软件服务外包等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兴起,我们正在迅速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并开始有了全新的经济运行模式。
当前,上一代经济已经终结,下一代经济正在兴起,呈现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占主导、信息技术驱动等特征。在这个时候,不仅仅需要技术、创造力,更加需要新的规矩,也就是“人与人之间怎么做生意。”
产业、工业、经济都是有基因的。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不同技术,经济、产业、上层建筑就会发生不同变革。现在,我们乘着“互联网+”的风口上迎风飞翔,也就是正值基因突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把对互联网经济的认识提高到的经济发展大局上来看待。
近年来,互联网正积极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引导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纵深演进。产业互联网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移动化、机器互联等应用手段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进行科学预测判断产生价值。这几年,阿里集团向金融领域进军、银行自建电商平台,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的激烈竞争白热化。几乎在同一时期,世界各地都掀起了由互联网改造行业的大战。
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大众的经济时代。当你创业的时候,你是在分享一种思维模式、商业模式等,进入的是一种分享经济。买手机也是如此,你是在为国家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微薄力量。就投资资本等生产要素而言,也开始出现众筹等形态。企业形态也会发生变化,目前传统的企业形态将不复存在,客户管理方式、物流方式都会随之改变。
互联网经济时代,是协作、共享经济的。而共享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数据,是各个产业服务精细化化的表现。未来,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服务化。企业以后提的都不是产品,都是服务。未来,产业的边界将慢慢消失,企业的边界也会逐渐消失。未来的企业将不会再有明显的员工和客户观念,譬如小米公司推出的大多数产品,客户、粉丝给予的创意、技术就占比不小。
在这样一个时代,多领域竞争成趋势,传统意义上通过集聚效应形成的高毛利在服务行业很难实现。只有通过差异化竞争,在避免同质化的同时,进行品牌建设并形成品牌效应,才能在产品培育中寻求到生存机会。
北京达闼公司董事长、中国移动研究院原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黄晓庆:
用DARPA机制推动“互联网+”创新
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是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是一个由艾森豪威尔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隶属于五角大楼的国家级研发机构。美国人决心要在科技领域取得前瞻性的突破,成为创造游戏规则和改变游戏规则的科技领先者,DARPA的使命在于创造美国的科技研发的战略领先地位,来遏制任何他国在科技研发上出其不意的超越。
DARPA是一个既神秘又很全民的组织,所有从事科技研究的人都知道。DARPA机制是把科学技术研究变成目标型的两用的军民共享的战略价值的研究机制,如今风靡世界的因特网就诞生于DARPA,出于监测全球的地下核试验的需要;GPS的前身也是DARPA一组由5颗卫星组成的海军卫星导航系统。这也是过去60年来美国最具代表性的重要发明。
今天中国的科研机制,更需要有DARPA的研究机制。
当前很多人都在预测2020年全球的无线连接将达到多少,移动互联网连接将达到260亿,还是500亿,还是1000亿?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会有远超出人类人口总数量的新的无线连接产生。
到底是什么需要连接互联网?进行无线连接的可能是人类,也可能是机器,几乎人类可以想到的具有一定控制性能的机器都可能接到互联网。为了这一目标,国际电联最近成功完成第五代移动通信的需求定义,下一代移动通讯技术需要完成的产业目标得到了全球认同。
同样,中国5G研究也得到了全球的认同,5G需要解决的正是机器怎么接入互联网,如何实现更快、更多、更可靠、更低时延,未来实现与“云”的连接。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以人工智能、赋予机器和物以主动学习和思考、自组织和决策的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回忆历史,80年代贝尔提出以蜂窝的概念也许可以造出移动电话,今天移动电话的覆盖率为100%,未来相信我们也将再次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