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维艰,唯有坚持方能见到成功的曙光

2015-08-31    中国就业网

  创业评说:创业遇见困难,是坚持还是放弃?小编认为,创业维艰,坚持是遇见成功的基础!在选择坚持创业时,创业者应冷静分析当前问题,找出对策。

  谈到创业,这位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小伙子感慨万千。邓旭说:“我的内心充满了兴奋与自豪,但我更有一份责任和信心,就是一定要把我的事业做得更好更强!”

  2010年7月大学毕业的邓旭,回到崇义休整了一段时间后,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公司过起了朝九晚五的生活。这种纯粹而单一的上下班,虽然清闲,但是工作单调,学习机会少,这并不是邓旭想要的。他希望得到的那份工作,除了能够解决生存问题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能让他积累经验、拓展人脉,使他能迅速成长。于是,他开始把目光转向其它领域。到底该继续做什么的问题困扰着这个二十一岁的小伙子,但一时的“沉淀”并不能阻挡这个二十出头的阳刚小伙奋发向上的劲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邓旭陪同朋友到崇义县劳动就业局报名参加免费的SYB创业培训。对这个课程充满好奇的他也给自己报了一个名。之后,邓旭和朋友一起在崇义县就业局参加了SYB培训。通过十天的培训,他转变了自己的就业观念,更激发了自己的创业意识。这时候的他,终于解决了自己毕业后一直困扰的问题,他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需要的生活,自己最终想做什么。同时,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邓旭在SYB创业培训的课堂上掌握了创业技能,并了解到如何创业,如何创办自己的企业,如何计划资金预算等创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拿到培训合格证的邓旭对于自主创业十分的上心。但是到底做什么行业的新问题又再一次的困扰住了这个年轻人。一次朋友聚会,邓旭在朋友的闲聊中得知龙勾有一家砖厂将要转让,这个消息犹如一颗燎原之火,一下子点燃起了邓旭心中的创业之火。邓旭经过仔细分析和实地考察,他毅然决定接下这个砖厂。可是,首先要面临的30万元的转让费对于这个刚出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虽然有了想法,但邓旭缺少项目的启动资金。难道初次创业的机会就这样错失了吗?邓旭很不甘心。后来,他父母得知儿子的创业想法,在一家人的商量探讨下,邓旭的父母决定对于儿子的初次创业给予大力的支持。于是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邓旭东拼西凑筹集了15万元。

  2011年2月,邓旭与人合伙办起了砖厂。这时的他既是老板也是工人,过上了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经过一年的努力,利润也很可观,让初次出来创业的他尝到了甜头。这时,合伙人有退股的意向,于是邓旭决定今年不要分红,将分红的钱把其50%的股份买下。

  因为年轻,很多人不看好这个刚刚步入社会仅仅22岁的小伙子,当地的村民都在背后议论:“这个小鬼一个人绝对撑不了多久,大家等着看笑话吧。”事实也正如他们所料,独资生产了一个月后,因为资金的缺乏和社会经验的不足,企业资不抵债,陷入极度糟糕的境地。一个月的销售额才二三万,还不够场地租金和人员工资,更谈不上还借来的钱了。这时的邓旭几乎接近崩溃,当时分红后的骄傲感因残酷的社会现实一扫而空。家人朋友的担心、旁人的嘲笑,加上还背欠着一笔不小的债务,这股巨大的压力让邓旭喘不过气来。有压力就有动力,这时的邓旭告诉自己必须坚强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原因和处理方法。他在15天内筹到了可以继续正常生产的资金,同时想到在参加SYB创业培训时创业导师提过,崇义县劳动就业局有小微企业贴息贷款的优惠政策。于是邓旭马不停蹄的向崇义县就业局申请了五万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崇义县就业局在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后,以最快捷的方式,为其办理了贴息贷款,从而解决了他的资金问题,帮他的砖厂度过了难关。在政府的扶持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邓旭创新学习,不断充实壮大自己,慢慢突破公司的发展困境,面对着不断倒闭或转型的同行业企业,邓旭依然执着于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梦想,决不放弃!

  这段经历让年轻的邓旭哭过、笑过、累倒过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低调做人,高调做事,做着同龄人没有做过的事,吃着同龄人没吃过的苦。

  2012年下半年,国务院颁布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农村土坯房改造力度。在政府和劳动就业局以及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邓旭的企业开始迅速地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厂房已扩建,投资规模达360多万元,产量预计比上年翻两番。

  每个人的创业经历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邓旭的创业经历困难重重、挫折不断,在艰辛和辛酸中走出了一条充满希望、充满阳光的大道。

  有朋友问邓旭,成功的关键是什么?邓旭说:“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创业者,创业中遇见了很多预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坚持是自己成功的关键。对目标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服输,不放弃的坚持才成就了如今的自己。同时感谢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如今自己的事业才刚刚开始起步,今后会更加努力,做出更大的成就,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