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创业”典范力速体育带来的启示

2015-08-04    山东商报

  创业评说:大众创业时代,草根创业者占了大多数。草根创业,也许用不上高科技、也不会先进的金融工具。如何成功呢?草根只能瞄准市场,抢先机,重实干!

  从借1万元在街头发传单创业,到成立轮滑俱乐部加码培训市场,再到成立公司打造自己的体育品牌。力速体育产业有限公司(简称“力速体育”)法人代表周玉丽的10年创业故事,是草根创业初成的典型。而这又一段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创业故事,没有高科技、也没有运用先进的金融工具,唯有抢占市场先机和不懈的付出实干。

  借款万元白手起家

  7月中旬,周玉丽刚承办完泉城首届少儿趣味轮滑赛,如今又在为一场省级轮滑赛事寻找场地,而采访中,她不断接到来自市级轮滑鞋代理商的电话,一副马不停蹄的工作状态。

  2014年5月21日,周玉丽注册了力速体育,并在7月份参加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济南的调研座谈会。当时,周玉丽曾向李克强建言国家应支持轮滑产业发展,为轮滑运动规划专门的场地。说起创业,创办力速体育并非周玉丽的创业起点,甚至可以说,力速体育的出现意味着她事业的转折。而回忆创业历程,周玉丽告诉笔者,真正白手起家为命运打拼,要追溯到10年前。

  2004年,周玉丽与同样远离家乡在济南读书的山大学生崔永涛相识,彼时周玉丽已是轮滑爱好者,而崔永涛更是痴迷于此,13岁就开始玩轮滑,一天甚至能滑9个小时。因为共同的爱好,两人相知相恋,并肩走上了创业之路,开启了一段“圆梦之旅”。“我毕业那年,他还在体育系读大二,那时候济南玩轮滑的人很少,家长都觉得这是‘小痞子’的运动项目,但在很多大城市,轮滑已成为年轻人最热衷的运动之一,是主流运动。”周玉丽说。

  “在其他城市能发展起来的运动项目,省会济南一定也可以。”周玉丽从家长的偏见中看到了潜在的市场。那年,她从亲戚那里借了1万元钱,买了30多双轮滑鞋,开始到济南人员流动比较大的英雄山广场发展会员,开始做轮滑培训。

  成立俱乐部创业获认可

  创业之初,两人的营销方式非常原始,就是在广场上发传单。“城管那时候也查,不让发传单,查的时候我俩就滑轮滑围着英雄山转圈,记得第一周招了3个孩子,可把我们高兴坏了。”回忆挖到的“第一桶金”,周玉丽喜笑颜开。

  之后,小两口又在教育网站、学生家长QQ群发帖,并在学校、幼儿园等小朋友比较密集的地方发传单。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06年时,两人的轮滑培训班已经有了200多名学员,这为成立轮滑俱乐部奠定了基础。

  周玉丽告诉笔者,2006年底,她决定注册自己的轮滑俱乐部,起名“雷鹰”,意欲像闪电和雄鹰一样驰骋,这与后来成立的力速体育寓意不谋而合。而雷鹰轮滑俱乐部成立后,创业也变成了事业,周玉丽和崔永涛有了明确的分工,一个负责招生和销售,一个负责授课和培训。

  2007年,二人在济南轮滑圈中已是小有名气,并在济南体育中心周边租下了一块场地,“这块场地是我们创业的第一次转折点,因为位置好,再加上我们的培训已经非常专业,很快吸引了更多的会员,2008年时家长对轮滑的态度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主动咨询的人越来越多。”

  2009年时,雷鹰轮滑俱乐部的学员人数已经突破5000人,并仍处于上升通道。而轮滑市场也被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关注,不少轮滑爱好者开始自行创办培训班,各大广场出现了轮滑培训的身影。

  培训催生新产业盈利走向多元

  周玉丽介绍,随着学员数量的上升,对轮滑用品的需求也开始增加。“比如轮滑鞋,学员少的时候,我们都是从代理商那里进货,然后卖给学员,这样鞋子到我们手里的价格就很高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润,但是随着学员的增加,我们就有了直接和厂家去谈的筹码。”

  2014年5月,周玉丽注册了力速体育。这一年,雷鹰轮滑俱乐部的会员数量已突破万人,俱乐部仅在济南租用的培训场地就超过10个,并拥有全职和兼职员工200多人,同时,周玉丽也成为两大知名轮滑鞋品牌的山东省代理,销售渠道已经拓展至17地市。“注册公司,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想把事业做大,就像公司名字一样,做成一份产业,我们现在有能力承办济南甚至全省的各种轮滑赛事,不但拥有学员资源和教练资源,也能引来各大体育品牌合作,未来如果能够获得风投入资,我们想拥有自己的轮滑品牌,并进军更多的体育培训市场。”

  周玉丽告诉笔者,她现在已经考察了几家体育用品生产商,但“拦路虎”还是资金。“从设计到模具,再到原材料,我们算过自己做轮滑鞋,先期支付给厂家的费用要200多万,而我们的场地都是租用,没有多少抵押物可以贷款,没有风投入资的话融资将比较困难。”

  创业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

  从借1万元创业,到成立轮滑俱乐部做培训,再到成立公司涉足体育用品销售和制造,周玉丽的创业历程,是草根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而背后是两人对轮滑的热爱和对市场的熟悉,以及坚持不懈的付出。

  相比时下流行的“互联网+”概念,从周玉丽的创业个案中不难看出,这是一段朴实的不能再朴实的创业故事,没有高科技、也没有运用先进的金融工具,从最初3名学员发展到过万人,最重要的是抓住了市场先机,在家长都不认可轮滑的时候,开始深耕市场。

  恋爱不是温馨的请客吃饭,创业同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时间创业之声鹊起,但有些心急的人未免“跑偏”。比如,拼命“挤进圈子”,请客吃饭,应酬饭局,人脉的作用被过度夸大,而实干的精神被渐渐忽略。

  当周玉丽和爱人在英雄山广场偷偷发传单的时候,他们未必想过10年后会有了自己的事业,但凭着对轮滑的热爱,他们创业、考级、注册公司、考察市场、从培训做到代理,从代理转向制造。一步赢步步赢,对市场的敏感和踏实肯干的作风缺一不可。

  “现在大家都在做,为了挣场地,爱人还和别人打了好几次架。”虽然打架的事不太光彩,但周玉丽的话,还是说明了目前轮滑市场的火热,而当大家都开始涌入市场时,品牌建设和未来的商业模式创新,便成了企业制胜的法宝。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