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金融人才在深圳创业 金融人才仍很缺
2015-07-21 深圳商报
创业评说:作为改革开放的门户,深圳一直是企业和创业者的“必到之地”。据统计,目前已有20万金融人才在深圳创业,但与深圳的战略目标相比,金融人才数量依然不足。
近日,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成立大会暨金融创新论坛举行。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家市级综合型金融人才协会,也是深圳市先后推动成立深圳市欧美同学会、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后的又一个专业性人才交流平台。
20万金融人才在深圳创业
据深圳市金融办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总资产达9.1万亿元,增长36%。金融创投增加值达1160亿元,同比增18.7%,初步核算约占全市GDP的15.4%,此外,金融业创投税收贡献增长达27.9%。同时,经初步统计,深圳金融创业人员在15万人至20万人之间。
对此,深圳市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指出,虽然这20万高端人群创造的GDP和税收是深圳市平均水平的15倍至20倍,但与深圳的战略目标相比,金融人才数量依然不足。
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秀玉在致词中表示,金融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近10年来深圳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深圳金融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但同时,金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深圳金融人才也相对缺乏,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为深圳金融人才提供一个交流服务平台,也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金融发展、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成立大会后,还举行了四场金融创新论坛:互联网金融论坛、财富管理论坛、深港一体化和金融业的国际合作、金融千人论坛。
深圳金融人才仍很缺
深圳市各级金融人才严重匮乏,这已成为深圳金融业发展的一大掣肘。移居深圳不久的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陆挺表示,作为一个新深圳人,确实感受到深圳金融人才方面的欠缺。“两个星期前,我在深圳拜访一些大的机构客户,主要是买方。他们说深圳买方做得不错,机构投资者和各种各样的公募做得很成功,私募也聚集了各方英豪。但是,这边没有大的卖方做赞助单位,只有美国的格林证券,这说明深圳大卖方的存在感不强,可能有总部在这边,但高级管理人员和人才都在北京和上海。”
陆挺表示,过去几个月,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兵买马,但无论是研究员还是销售的实习生,选择面都很窄,大部分来自北大汇丰商学院。“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不仅是招聘高端金融人才,还要有梯队建设。但在招实习生方面,我们就感觉很困难。”陆挺说,“而北京、上海则有大量高等院校的优秀学生可供选择。很多人说不就是基础金融人才吗?其实不是这样,很多高端人才因为找不到助手而选择留在上海、北京。深圳一定要注重基础人才的培养。”
对此,郑秀玉会上回应道,深圳金融人才捉襟见肘,这是我们的软肋,市政府也关注到了,“确实很焦虑”,市委常委会决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特别是中初级人才的引进、培养、集聚问题,这已经纳入了议事日程。她表示,深圳的中初级人才自我培养能力确实非常差,每年人才的自给率只有35%,有很多专业完全依靠引进,特别是金融人才。
互金监管有望率先落地前海
“昨天,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在此背景下,前海希望能率先成为互联网金融产业创新先锋区。”贺龙德说。
他指出,“我们计划出台《创新保护条例》,保护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
贺龙德表示,“其次,出台保护条例也是为了实现监管创新。昨天,已明确了各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的监管主体,但具体的行业监管措施和行业标准仍未出台,出台时间也尚未明确。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随时都有新模式出来,我们希望能先行先试,在前海率先出台全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商业规则标准,包括准入门槛、运作模式等。”
此外,据其透露,前海还有望率先打造出一套诚信评价体系。这套诚信评价体系不仅涵盖互联网金融、整个新兴经济业态,还要建立分散于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税务、统计、工商等一系列数据,对辖区内金融业定期发布。
而基础设施方面,贺龙德提出要给所有在前海的创新金融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他说:“第一,规划建立一个新兴的金融产业园,让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获得一席之地;第二,要拉一条国际通信的专用通道,今年完成认证,明年开始动工;第三,人才,金融是最需要人才的一个行业。目前前海的政策,境外的紧缺高端人士按照15%的所得税征收。另外,我们还买了5000套人才公寓,符合资格的人才便能居住。”
近日,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成立大会暨金融创新论坛举行。据了解,这是国内首家市级综合型金融人才协会,也是深圳市先后推动成立深圳市欧美同学会、深圳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后的又一个专业性人才交流平台。
20万金融人才在深圳创业
据深圳市金融办统计,今年上半年,深圳金融总资产达9.1万亿元,增长36%。金融创投增加值达1160亿元,同比增18.7%,初步核算约占全市GDP的15.4%,此外,金融业创投税收贡献增长达27.9%。同时,经初步统计,深圳金融创业人员在15万人至20万人之间。
对此,深圳市金融办副主任肖志家指出,虽然这20万高端人群创造的GDP和税收是深圳市平均水平的15倍至20倍,但与深圳的战略目标相比,金融人才数量依然不足。
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秀玉在致词中表示,金融业是深圳的支柱产业之一,近10年来深圳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健康快速发展,深圳金融地位得到不断提升,但同时,金融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深圳金融人才也相对缺乏,形势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深圳市金融人才协会,为深圳金融人才提供一个交流服务平台,也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推动金融发展、加强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成立大会后,还举行了四场金融创新论坛:互联网金融论坛、财富管理论坛、深港一体化和金融业的国际合作、金融千人论坛。
深圳金融人才仍很缺
深圳市各级金融人才严重匮乏,这已成为深圳金融业发展的一大掣肘。移居深圳不久的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陆挺表示,作为一个新深圳人,确实感受到深圳金融人才方面的欠缺。“两个星期前,我在深圳拜访一些大的机构客户,主要是买方。他们说深圳买方做得不错,机构投资者和各种各样的公募做得很成功,私募也聚集了各方英豪。但是,这边没有大的卖方做赞助单位,只有美国的格林证券,这说明深圳大卖方的存在感不强,可能有总部在这边,但高级管理人员和人才都在北京和上海。”
陆挺表示,过去几个月,他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兵买马,但无论是研究员还是销售的实习生,选择面都很窄,大部分来自北大汇丰商学院。“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不仅是招聘高端金融人才,还要有梯队建设。但在招实习生方面,我们就感觉很困难。”陆挺说,“而北京、上海则有大量高等院校的优秀学生可供选择。很多人说不就是基础金融人才吗?其实不是这样,很多高端人才因为找不到助手而选择留在上海、北京。深圳一定要注重基础人才的培养。”
对此,郑秀玉会上回应道,深圳金融人才捉襟见肘,这是我们的软肋,市政府也关注到了,“确实很焦虑”,市委常委会决定专题研究人才工作,特别是中初级人才的引进、培养、集聚问题,这已经纳入了议事日程。她表示,深圳的中初级人才自我培养能力确实非常差,每年人才的自给率只有35%,有很多专业完全依靠引进,特别是金融人才。
互金监管有望率先落地前海
“昨天,央行联合十部委发布了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在此背景下,前海希望能率先成为互联网金融产业创新先锋区。”贺龙德说。
他指出,“我们计划出台《创新保护条例》,保护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不触碰法律底线的基础上更好地创新。”
贺龙德表示,“其次,出台保护条例也是为了实现监管创新。昨天,已明确了各互联网金融细分行业的监管主体,但具体的行业监管措施和行业标准仍未出台,出台时间也尚未明确。互联网技术一日千里,随时都有新模式出来,我们希望能先行先试,在前海率先出台全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商业规则标准,包括准入门槛、运作模式等。”
此外,据其透露,前海还有望率先打造出一套诚信评价体系。这套诚信评价体系不仅涵盖互联网金融、整个新兴经济业态,还要建立分散于人民银行、外汇管理局、税务、统计、工商等一系列数据,对辖区内金融业定期发布。
而基础设施方面,贺龙德提出要给所有在前海的创新金融企业提供发展空间。他说:“第一,规划建立一个新兴的金融产业园,让优秀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能获得一席之地;第二,要拉一条国际通信的专用通道,今年完成认证,明年开始动工;第三,人才,金融是最需要人才的一个行业。目前前海的政策,境外的紧缺高端人士按照15%的所得税征收。另外,我们还买了5000套人才公寓,符合资格的人才便能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