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大学生首选电商,餐饮店存活率仅两成

2015-07-21    扬州时报

  创业评说:在大众创业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创客”这个行列,他们的新的思维为这个创业大环境融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相关的数据显示,在这创业群体当中,微商、电商、餐饮行业最受创客的追捧,但是在餐饮行业创业成功的却很少,资金、经验能力的不足是导致他们失败的拦路虎。创业并不容易,想要通往成功的道路,就必须做好前期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创客”行列,不断为社会创业大环境输入新鲜血液,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创业风暴。当下大学生创业环境到底如何?他们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的?

  创业数据

  “创客”团队仅11%“落实”创业


  在发放的400份调查问卷中,有358名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想法,但只有42名学生实现了自主创业。笔者走访时发现,东关街大学生创业街、扬子津创业苗圃、汇金谷等地是扬州本地大学生的首选之地。

  “扬子津创业苗圃有学校的支持,所以费用相对较少,而汇金谷坐落大学城,是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场地之一。”不少受访者表示这两个地方是扬州大学生创业的热门选择,而此外笔者发现,东关街大学生创业街的发展似乎不尽如人意,“我是艺术学院的学生,当初在这里就是做一些创意画作,包括给人素描,一开始的关注度还可以,但很多都是来看的,真正来消费的并不多,竞争压力很大。”

  “雷声大雨点小”似乎反映了当下大学生创业的状态,虽然近九成的大学生表示有创业的想法或者非常支持创业,但真正把想法落实到行动上的,却不超过两成。“做创业跟专业也有一定的关系,就像我是学中文专业的,有学长之前创业都是做教育机构的,但现在做这个没有太大的存活率,只有创新才能突出重围。”扬大文学院一大三学生如此表示。

  六成大学生首选电商

  什么样的项目最受大学生欢迎?通过收回的调查问卷不难发现,微商、电商在扬州市大学生群体中最受追捧,有60%的大学生创业者都会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一选择。排在第二位的是餐饮业,有36%的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在扬州做餐饮是比较保险的创业方式,而教育行业以及应用软件开发,物流行业,公益创业仅占4成左右。

  在数据统计过程中,笔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文、理科学生在创业的选择偏好上,也不尽相同,在创业的群体中,理科大学生普遍认为关于软件开发的创业更容易成功,而文科大学生则认为教育行业更有优势。

  有了明确的创业方向,但没有创新的思路,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还是举步维艰,笔者采访时发现,将创业之路走到最后的寥寥无几,比如扬州大学文学院的唐利创办的领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数科院孙思洁创办的创艺家工艺创业工作室因内容新奇脱颖而出。而创业失败的大学生大多表示因为资金运转困难、风险意识薄弱、实践经验少等问题不得不放弃创业,如扬州大学档案1201班的朱佳琪同学因房租高昂、自身精力不足等拦路虎,最终宣布了他的“朱家庄美食小铺”创业梦的破灭。

  大学生餐饮店

  存活率仅两成


  咖啡店、奶茶店、鸡排店……餐饮业是大学生创业的热门之选,但“死亡率”也是相当的高。“跟同学在汇金谷合伙开了个奶茶店,不到半年创业的热情就没了,首先房租是个不小的压力,其次奶茶店的竞争激烈,刚开业的时候搞了很多团购,生意还不错,但越到后来我们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新的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没有一定的资金,很难存活。”小夏表示创业之路很难。

  而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哲学系研三的王盛也曾遭遇创业的“重创”,“看到身边很多同学都很喜欢吃凉皮,当时我决定在市区开一家‘小武凉皮’,但没想到经营十分惨淡,最终只能关门大吉。”但王盛并没有放弃,后来将“小武凉皮”开进了扬州大学的食堂,没想到生意很是红火,“餐饮的创业并不容易,在失败期间,我综合考虑了营业地点、针对人群、店面规模等因素。”在调查中,有36%的大学生创业者选择餐饮行业,但仅有两成做出成效。

  成功范本

  关键词 独创

  首创“私人定制”亲子游


  毕业十年,创业十年,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历史系2000年校友曹阳春的创业之路成为当下90后“创客”学习的模范。笔者采访时了解到,曹阳春先后创办了扬州小骆驼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扬州名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江苏云梯旅游咨询有限公司等。而曹阳春透露自己创业理念中最核心的内容便是创新。

  “现在很多青年创业者在选择自己创业方向的时候,都会跟风随大流。大家的蜂拥而至会导致热门行业最后无独创竞争力,最终导致创业失败。”因此,曹阳春的创业之路另辟蹊径,比如他首创了“小骆驼亲子游”,所有的出行路线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的市场便也是独一无二的。此外,曹阳春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有共同的目标、拥有一致的创业服务理念、不计个人得失,这就是我们的团队精神。”

  关键词

  敢闯

  大三学生卖鞋子年收入33万


  陈雪晨是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一名大三的学生,他从2012年开始自主创业,在2014-2015年度,团队创造的资金流动总额为33万。陈雪晨介绍,自己的创业模式属于“OTO”商业模式,即把线上的消费者带到现实的商店中去,在线支付购买线上的商品和服务,再到线下去享受服务。

  陈雪晨告诉笔者,在大家眼中,他可能只是一个卖鞋子的网络代购,但陈雪晨透露自己还负责了扬州几家运动品牌店的厂家供应。“创业就是要胆子大,勇于创新,做出的跟别人不同,大学生胜在年轻,就不要怕输。”

  各界声音

  通过创业找到定位更重要


  此前,笔者在采访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时,“微扬州”APP的创办人印亮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印亮是扬州大学的研究生,但其所带团队创办的“微扬州”APP打开了大学生的电商时代,并获得了较高的人气,但昨天笔者再次采访印亮时,他已经从“微扬州”团队离开了。“说是离开,还不如说全权交给学弟学妹们来做了。”印亮告诉笔者,现在“微扬州”已经是扬大孵化园比较成功的作品,通过“微扬州”,学弟学妹们能够学到很多创业的东西。

  印亮告诉笔者,创业本身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微扬州’带给我的已经很多了,我自身也需要突破。”印亮透露,现在在瘦西湖工作,项目也是跟电商有关。“大学生创业并非易事,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创业只是人生“奠基石”

  “我们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但需要说明的是,创业有风险。”扬大社会工作学教授薛平感言,大学生在创业之前就应该做好思想准备,做好可能失败的打算,“虽然创业的成功率不高,但这确实是一条走向成功的道路。”薛平表示,如果开始就想着将来能当上老总,是不切实际的。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都选择电商跟餐饮作为创业行业?首先,因为他们也没得选择,你让他们去做高科技的东西,明显是不现实的。比如做奶茶,做得不成功了,至少不会输得太惨。”薛平建议,想创业的大学生,可以把创业当做一个早期的“奠基石”,日后无论是继续创业还是打工,这都是一次丰富的经历。
649 0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