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但**是你自找的

墨多先生

2019-04-29

+ 关注

作者 l 墨多先生

来源 l 墨多先生(ID:mrmoduo)

“ 有*任性,没*认命?屁嘞! ”

所谓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如果世间上的所有问题,都能够用命理来解释,那该多么轻松加愉悦啊。

可是,生活中偏偏就有些和我一样不识趣的人,不但不认命,还偏偏喜欢将命运握在自己手中。

只不过命运是强大的,不是你想改就能改。

因此,我也就常常会看到周围类似的困惑:

“我原以为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可到头来,我只能认命。”

“有件事情我很想要,但我明明知道自己做不到。”

“结局已然如此,或许,这就叫造化弄人。”

其实,信命无关迷信,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认识命运。

01

/

“我以为我会哭,其实我没有。”

这是李宗盛《领悟》当中的一句歌词,

描述的是爱情中的双方,在分手的那一刻除了留恋悲伤,还有痛定思痛后的领悟,甚至,竟然还有一丝小确幸。

纳尼?相爱的双方离别时不应该是悲痛欲绝的吗?

别急,你可能也曾听过一句话,

叫做“爱之切,恨之切”。

分手后的侥幸愉悦,在心理学上,

被称之为——「自我预言」。

事实上,它是一种能够决定你命运的潜意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我身边的这位大龄圣女果。

我的朋友Gigi,除了比较宅,其它条件都不错。

有次我们闲聊,谈到*近她的父母急着催婚,搞得自己非常苦恼。

于是,我劝她考虑下父母的建议去相亲。

然而,这个建议却遭到了她的强烈反对,理由是父母介绍的人不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

她所追求的理想伴侣,应该是一见钟情。

呵呵,一见钟情的确美好,然而,却很少有人能清晰描述出一见钟情的标准。

再者,想要一见钟情,起码先得打破宅女困局。

02

/

命运,不过是一个自我预言的实现。

所谓重要的话说三遍,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比如我的这位朋友Gigi,虽然口口声声是追求理想伴侣,但在潜意识里,其实早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的单身生活。

这件事如果换作直男,肯定会有一万个不理解。

然而,在都市生活中,我们确是可以看到很多类似的情形。

一个人单身的时间越久,惯性也就越大。

一个人久了,习惯了一个人的空气,会逐渐不喜欢自己的时间、空间以及个人隐私被他人侵犯。

比如,一个人的时候习惯了想吃啥就吃啥,有了另一半后,就需要考虑对方的口味;

又比如,一个人的时候,习惯了工作全心投入,但有了另一半后,面对不定时**里弹出的嘘寒问暖,虽然开始会甜蜜,但时间久了又会感到不适甚至厌倦。

以上种种,都是我们无法寻找另一半的阻碍。

然而,它却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以至于我们很难发现。

虽然口上不说,但心里却暗潮涌动,这种意识犹如惯性般地存在。

03

/

“你的潜意识指引你的人生,而你称之为命运。”

伟大的心理学家荣格一语道破天机。

这句话,同样让我想起了苏东坡与好友佛印之间对话的一个段子。

某日,苏东坡对佛印说:“在**的眼里,我是个什么东东嘞?”

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

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苏东坡高兴的不得了。

得意忘形的他随即又打量了一下佛印,又玩笑似的说:“换我来看**,你浑身胖堆堆的,像是一坨牛粪。”

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一坨牛粪”,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平静的回答道: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粪,所见皆化为牛粪。”

这个故事,类同于大哲学家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

人生犹如一面镜子,它所反射的,不过是你内心所认为的世界。

生活中,我们往往认为是外在力量决定着命运,

而诸多的事实证明,决定你做出多数选择的,其实是你的内在想象。

可惜的是,内在想象是多重而复杂的。

我们常常认为所以然的事,不过是对自我意识的一种曲解。

事实上,构成一个人内在想象的,除了少许的显意识,更多的是潜意识。

并且,真正塑造我们人生的,多半是潜意识。

04

/

有句话说得好,所谓的口误,不过是潜意识的真情流露。

看过冰山理论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自我”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大冰山。

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

而暗涌在水面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潜意识”。

比如平常生活中,我们*自去餐厅吃饭,选择吃什么、去哪里吃,决定这个结果的通常是显意识。

所以,我们会坚定的说,这是我的选择。

然而潜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我们为什么会喜欢上一个人,

这种感知很难清楚的解释,所以我们会推脱到某种不可抗拒的外界力量上。

然后还会无奈的感叹,原来这就是命啊!

潜意识的强大在于,当它被呈现为显意识时,命运就会被改写。

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自证预言,它终将会实现。

这就好比我们小时候上学,智商相同的学生同处一个课堂,

倘若将一个家境堪忧的孩子放到*后一排,长此以往,这个孩子也许会因为长期感受不到关注,导致成绩一落千丈。

反之,如果将另外一个孩子长期放到前排并加以照顾,那么这个孩子的成绩也许就因为“自我实现预言”而突飞猛进。

在心理学上,这叫做“罗森塔尔效应”。

05

/

中国有句老话,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细心观察生活,我们一旦说出一句话,就往往会爱上自己说出的这句话。

这是源于人类*本质的自恋需求,我们也常常会把事情按照这句预言的方向去推动,以此来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日本有位企业家,叫松下幸之助,被誉为“经营之神”。

他*创了电话管理术,经常给下属包括新员工打电话。

每次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只是电话问一下员工的近况如何。

当下属回答还算顺利的时候,松下又会说:

“很好,希望你继续好好加油!”

这样的举动,使得接到电话的下属每每感到总裁对自己的器重与信任,随之精神也更加振作。

松下认为,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当一面的人才,

原因是,毕竟多数人有70%的潜能是沉睡的。

人生是自我预言的实现,命运是自我预言的结果。

积极的自证预言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额外收获,而消极的自证预言会让命运进入恶性循环。

06

/

人生就是一种“叠加态”。

下一刻将会发生什么,取决于你内在意识的无数次叠加,或者,我们还可以称之为自证预言的“复利效应”。

比如,有的人善用星座归纳自己,认为天蝎座的人就是阴险狠毒,射手座的人就是完美主义。

我们往往习惯于接受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认为描述中的性格说的就是自己。

这种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产生自每个人的“主观验证”。

但凡我们相信一件事情,总会搜集各种理由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还是会找到一个逻辑说服自己。

比如我们精心挑选的车牌号码,手机尾数,幸运数字......

消极的人,说话总喜欢用“永远”、“绝不”、“我也不想”之类的词语。

这是因为他们不愿面对自己,不愿承认潜意识中的自我缺陷。

打个比方,想象你不慎落水昏迷,躺在沙滩上,后被人救起。

醒来后发现自己一丝不挂,请问第一个反应会是什么?

其实,无论你作何回答,心理学家之前已经做过类似的研究。

答案是,几乎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尖叫一声,然后用双手捂住自己的眼睛。

07

/

为什么堪称理智的我们,*先遮挡的不是自己的私处,而偏偏是毫不相干的眼睛呢?

心理学家解释,这是一个人典型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例子。

因为我们其实是想通过蒙住眼睛,来逃避承认自己缺陷的这个事实。

苏格拉底说,人要认识自己。

反之来看,让我们感到*陌生的并非外界,而是自己,是自己的潜意识。

内心的恐惧与自卑,无论如何都要去面对。

一味恐惧自己没人喜欢,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立;

一味恐惧自己被人嘲笑,就会变得越来越自卑。

人心脆弱,一旦种下了消极负面的种子,

那么预期的情形往往就会掺杂着负面,让事情朝着不利的结果塌缩。

因此,消极的自证预言是毒瘤,我们要学会改变它。

1. 以人为镜。常常审视自己做事的动机,深入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也就是想法的根源是什么。

2. 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对方角度思考,避免自己陷入过分自恋的境地。

3. 善于在大事中总结。越是成功的巅峰和失败的低谷,越能反应出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所以,要学会从大事中寻找经验教训,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4. 善用自证预言的复利。无论外界如何干扰,学会自我激励,因为它会带给你“持续的正反馈效应”,将结果逐渐推向好的一面。

*后,我想用英国前*相撒切尔夫人的一句话结尾: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本文来源:公众号 @墨多先生,作者墨多先生,北京大学硕士,英国国际互动英才奖得主,连环创业者,专栏作家,关注职场与个人成长。

826阅读 136人喜欢
创业快讯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