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不到1万,逆袭巴菲特!

烯财经

2019-05-02

+ 关注

作者 | 烯易

来源 | 烯财经(ID:xicaijing507877)

前些天刚刚发布的《2019国人工资报告》一出炉,微博上的网友们又集体炸了锅。报告数据显示,工作10年以上的受访者中月薪过万人数比例不足三成。也就是说,在这批受访者中,三十四五岁往上的人群里,月薪依然不过万。

这一数据令人诧异不已,已经开始成为社会主力的80后、90后们,却依然生活在一个收入水平普遍不高的艰难时代。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似乎并没有为这一代人**更多的价值和**,反而让我们陷入了更加焦灼、困惑的时代压力之下。

而对于那些月薪不过万的35岁上下的职场人来说,更加尴尬的现状是,周围的同辈人有的人月薪早已过万,而有的人更是月薪10W+甚至100W+,许多人似乎只能接受收入差距所带来的阶层固化,而无力对抗现实。

劳动分工不同的岗位所带来收入差距越来越明显,有一些人甚至不需要通过单纯的劳动来获得回报。

上班族如何才能逆袭?

那么上班族如何才能逆袭?年轻人怎么才能**呢?富二代们可以拼爹,而大部分家境普通的人就只能靠辛辛苦苦上班挣来的那点微薄的工资。

可单靠劳动带来的工资回报实在太低了,正如这份报告里所呈现的那样,近八成人群在职场历练了十年,甚至连月收入过万都无法**,在这个工资上升速度赶不上生活成本上涨速度的时代里,别提**了,能**基本的生活开支就不错了。

靠工资没戏,那还靠什么呢?

只能是投资和理财了。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社会里,资本的回报率要远远高于劳动的回报率,**阶层的底层永远是普通职工,如果想要翻身,只有进行投资,房地产、股票、基金等等,能*到的*总比工资更多。

然而对于缺乏资本的年轻人而言,可能连一栋三四线小城的四五十平米的房子也买不起,更惶论那些动辄几十万、几**的*生*利滚利的大生意。

吴晓波曾经在自己文章中提到,中国会出现一个**的“食利阶层”,一生**的来源就来自于“*生*”。所谓“食利阶层”,也就是拥有*量资本的人通过投资不断获累积**的这一部分群体。而对于已经很穷的人来说,维持生活就已经入不敷出了,更别谈那些需要大量资本来使“*生*”的投资了。

所以低成本的小额投资和理财就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一个选择。

巴菲特还是葛朗台?

再回头看看前面那份报告的数据,其中一项数据引起我们的注意,超过五成的受访者用于理财的*不足工资的20%。

这意味着,大部分职场人士理财意愿仍然偏低,对于通过理财**的欲望,并没有我们想象当中的那么强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里或许可以从职场上主要人群60后到90后进行详细分析。

第一,对于不少60后而言,这部人群对于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相较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传统的房地产和银行投资,而60后绝大多数人在很早就已经有过购房或银行理财等经历,因而对于新的理财投资产品的意愿相对较低。

第二,对于70后、80后人群来说,他们是职场主力人群当中,收入水平最高的一部分人群。他们也是理财意愿相对积极的一部分人群。

而对于这部分人而言,影响他们理财意愿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对于原本就有意愿通过理财管理资金的人来言,由于市场上存在着许多虚假的、参差不齐的理财产品和投资项目,他们疲于应对和分辨这些投资理财信息,只好审慎降低自己在理财投资方面的资金投入;其次,许多人有理财意愿,但却缺乏好的投资者教育,不懂得如何理财,如何寻找投资渠道,只好放弃。

第三,对于90后人群来说,他们是职场人群里收入水平最低的一类人群。因而相对而言,对于**的渴望程度也要更高,正常情况下,他们对于理财投资的意愿也应该更高。然而收入水平较低,同时又处于事业刚刚起步阶段,既没有足够的资本进行投资理财,同时每天朝九晚五时不时还要加班的快节奏生活也在急速地消耗着这些人的精力和时间。

他们往往没时间学习理财,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投资选择。对于90后群体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好的理财平台来帮助他们实现创收。

综上,国人理财意愿偏低也许是个伪命题,调查所呈现的结果更可能是由于对于资金管理的选择存在着的差异而导致的结果。

毕竟,国人对于**的渴望并不低。

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到几个结论:

对于60后、70后而言,相对而言他们收入稳定、事业有成,更倾向于进行长尾投资和固定的理财产品。

对于80后而言,他们**的匮乏程度整体会低于90后,但同时也存在着养家育儿的压力,因而中短周期的投资和理财产品更适合这一部分人群。

对于90后而言,他们收入较低但在旅游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频率较高,时常需要一定的资金流补充,因而大多数更倾向三五个月的短周期投资和理财产品。

2240阅读 11人喜欢
创业快讯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