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逆境之下,成为*角兽的机会更大

创业邦

2019-01-09

+ 关注

过去几年,国内的创业氛围达到了一个高峰,共享单车更是火遍**,但这一切,在2018年开始渐渐回落,创业者开始经历了一场寒冬。

其实,在大洋彼岸的硅谷也在发生同样的情况。2018年以来,硅谷的早期项目投资也是越来越少,虽然中后期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增长,像Uber, Lyft,

Airbnb, WeWork等企业也有超过1亿美金的**。

硅谷是一个**化的创业之地,所以一直都有全世界各地的投资方在找项目。在经济上行的时候,创业者会有比较多的机会;但是在大周期里面,经济下调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机会。

很多的*角兽都是在经济下调的时候诞生的,比如美国共享经济的几个代表,Airbnb,Uber都是在08年/09年次贷危机的时候出来的,还有WeWork这种新型联合办公的代表,也是在那一段时间出来的。

“所以,任何时候都有机会,任何地方也会有机会,*大的两个市场还是中国和美国。”郭威这样说道。

/01/

谷歌投资京东,中美资本融合

中美之间现在已经开始资本融合,优势互补。今年上半年,携程战略投资美国超音速飞机Boom,谷歌投资京东,Booking投资滴滴,头条收购Musical.ly等等。

硅谷有很多不错的技术型公司,他们缺乏快速变现的一个大市场,而国内市场比较大,但是技术基础相对薄弱,所以双方有互补的优势。

硅谷的科技创新一直在稳定发展,比如人工智能领域垂直的应用,生物科技,区块链技术,医疗科技,新零售,新型地产,这些领域都有很大的机会,一些大的投资机构都在这些领域有布局。

在过去十年,硅谷创业的人越来越多,配套的资源也更加完善,包括资金,课程等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

天使投资人和天使投资机构越来越多,Micro-VC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孵化器也越来越多,整体投资总量在变多,给创业者试错的*越来越多。

创业的人越来越多,创业创新的想法在美国的00后一代影响力非常大,都想去创业,去尝试一些新的东西。

同时,大学也围绕创业创新有很多布局,比如校内的孵化器,像斯坦福这些高校都有自己的孵化器,除此之外,创业相关的课程也越来越多。

/02/

中美创业者的“快与慢”

中美之间的创投模式,其实是有很大的差别。美国的创业者更喜欢单品,把一个简单功能的单品做到**。

美国的并购活动比较活跃,大公司会以非常不错的价格并购一些小公司,所以创业者会考虑做一个比较好的单品,也有比较好的退出机会。

另外,美国创业者会把一个产品想的非常清楚,非常细致,节奏相对比较慢,创业带来的焦虑感和**感会比国内好很多。而国内的创业公司,募资额度比较大,做的产品比较多,执行力很强,做事情特别快,雷厉风行。

这样做也有好处,但是是否能真正把产品打磨好,是否能让客户***满意,社会责任感能否做的足够好,对于员工福利的考量是否足够,这些都是值得创业者思考的问题。

国内有一个“风口”理论,创业者都害怕自己会错过风口,所以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感。

从资本角度来看,会寻找风口然后退出,但是对于创业者来说,更重要的是反过来思考,做一个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取悦资本,取悦自己,还是取悦员工。

“我觉得创业的目的不应该是单一的,一个企业做大做好有不同的方法,在我看来,**是一定阶段的目的,长远来看还是要看布局,国内的节奏更快,我个人觉得还是慢一点比较好,慢就是快。”郭威表示。

对于国内创业者来说,*先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创业,要想清楚这个事情,不要阶段的经历看做结果,不要把一些工具看作结果。

其次,在节奏快的时候,想办法让自己慢下来,不要过度焦虑,慢就是快,快就是慢。多替别人着想,多一些包容心,自己想清楚的同时,包容身边一些事情的发生,心态调整好。

/03/

现在是出海的好时机吗?

**化在加速,中美之间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两地的商业文化差在变小。

美国的创业系统相对更加完善,但这并不代表它机会更多,机会只有适合与不适合,并没有多与少。

国内的创业者在中国本土就会有很多机会,比如拼多多的上市,就是很多人经常忽略的一个市场,也可以产生大公司。

“我不建议过多地思考其它国家的机会,要理性看待*适合自己的。”郭威说道。

创业者可以反思,是否还有很多市场和角度,是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没有注意到的,国内还是有很多这样的机会。

除此之外,在周边的这些国家也有很多机会,由于商业文化差比较小,人们喜欢的东西都有相似的地方,所以也存在很多机会,比如东南亚,印度等等。

对于是否应该去美国创业,郭威认为:“不能说美国的创投环境好,就一定要去那边,这不是很科学的想法,不要盲目追求远在天边的东西,因为可能机会就在你身边,近在咫尺。”

2631阅读 78人喜欢
创业快讯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打开